“陛下所言甚是,监察二字,说易行难。”
“微臣以为御史台或可与吏部合为一处。”
此话一出,在场官员不免小声嘀咕了起来。
御史台自古以来都是独立于六部之外的部分。
因其有监察百官,奏过言功之职,无论哪朝哪代,朝廷官员对御史言官都是敬而远之。
如今刘伯温竟说要将御史台与吏部合为一处。
此举乍一听来,当真荒谬绝伦!
倘若吏部、御史台合为一处之后,吏部主管便是只手遮天,官员升迁调度甚至都能一言而定。
同先前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利,简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如此自是能滋生权臣,或行窃国之举,或祸乱朝纲。
就好比是将金库的钥匙交到保守金库的守卫手中,人心浅薄,此举又如何能成?
“陛下,臣以为诚意伯所言不妥。”
“太上皇早有训言,我朝不立丞相。倘若将御史台并入吏部,那吏部尚书岂不比先前的丞相更加位高权重?”
“臣附议!”
“臣等附议~”
片刻功夫,不少官员齐齐跪拜,纷纷出言劝阻。
见此情形,朱标倒也不急,转而看向刘伯温继续道:
“百官所言也是有理,诚意伯以为如何?”
“臣以为诸位同僚所言皆是为国为民。”
刘伯温微微拱手,继续说道:“只是还请陛下准臣说完。”
“御史台设有监察御史之职,官正七品。”
“其责乃是亲自前往各行省地方,查优明劣,呈报陛下。”
“臣以为,吏部本就有考核官员之责,可所评定官员之依据却是地方各个官员进京述职之言词。”
“如此似谢林这般,提前打点好地方上下各级官员之佞臣。”
“吏部自难从一省官员之述职文书中,明定优劣。”
“故而!”
刘伯温环顾殿内微微有些愣神的官员,继续道:“以监察御史并入吏部,监察御史所呈文书不仅禀明陛下,更上呈吏部,留作备案。”
“如此吏部考核官员自有所依凭。”
“而吏部主持官员升迁调度,自然也能评定监察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