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即从一摞文书中拿出了几封伸手递给了朱标。
“吴江徽州人,家无背景,洪武二年恩科及第。先任县丞、案牍、通知,累迁知府。”
“洪武七年,初到杭州任上遇杭州世家陈家之子狎妓杀人。吴江先斩其人,后审此案。”
“洪武八年,徐达领将军衔出兵北伐,吴江筹措杭州两倍粮税,发往北平。”
“九年,杭州一地赋税增加三成,百姓安虞,杭州太平。”
将吴江的履历尽数说出,朱标虽愈发欣赏这吴江,可心里却更觉得奇怪。
“爹,虽说我大明知府不必向世家低头。可这吴江斩杀陈家之子,也算是与杭州世家针锋相对。”
“三年的时间,吴江与杭州世家若是争斗不断,怎么着也要二存其一才是。”
“怎的他们二者就能平安相处三年之久?”
“而且偏偏是在你我父子处置完苏州之事,马上便要路经杭州的时候。杭州世家集会,突起大火。”
“这吴江怎么看都不甚简单。”
等朱标说完,老朱笑容愈发和煦的同时,再次拿出一封封锦衣卫密报交给朱标。
“所言不错。”
“明面上这吴江能先斩世家之人,后审案件,算的上手段刚猛之严吏。”
“可洪武二年杨宪执掌中书时,初入仕途的吴江便在任上明刑典狱,大力整治治安。以此讨好杨宪,后来甚至与杨宪师徒相称。”
“洪武三年,杨宪案发之初,百官惊悸之时,这吴江竟多方说情,将为杨宪求情的奏疏递到了咱跟前。”
“咱本以为胡惟庸断不会放过与杨宪交好的吴江,因此便不愿理会,也并非严惩。”
“可洪武五年,咱竟听闻胡惟庸与吴江格外交厚,胡惟庸也多次为吴江美言。”
“至于胡惟庸案发,朝廷大力清缴胡惟庸残党。这吴江与胡惟庸交厚,可锦衣卫竟找不到他半点罪证。”
语罢,老朱看了朱标一眼,沉沉说道:“此人若非大奸,便是大贤!”
“不错!”朱标很是认同的点了点头,“杨宪、胡惟庸虽是奸佞,可二人也是聪明,也还算的上是人物。”
“能得这二人重用,吴江定有可取之处。”
“若吴江是为了留在任上,为百姓谋福。这才逢迎杨宪、胡惟庸二人,仅他这份心胸便是少见的能臣。”
“可若是吴江的本性与这二人相同,两次大案却都独善其身,那这吴江将来恐怕是比杨宪、胡惟庸更麻烦的祸端。”
朱标神色郑重,看向老朱道:
“儿子请命,即刻前往杭州一地,看看这吴江究竟是正是邪!”
“好。”
小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