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还有.....”
徐增寿顿了一下,似纠结半晌后低声说道:“末将与景隆共抗倭寇并非全胜。”
“数次出海征讨,均是无功而返。”
“海上那倭寇好似知道我军动向一般,每次我军得知他们藏身的小岛,打算出兵征讨时。”
“他们每一次都能躲开。”
“甚至有一次,末将上岛之后竟发现炉火尚有余温。”
朱标微微颔首,倒也不觉得意外。
如今的海上贼寇说是倭寇,可有不少乃是张士诚残部。
而张士诚在江南世家之中的名声极好,若是富商豪族与海上的张士诚残部有所牵扯,朱标反倒不怎么意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增寿,你等抵达沿海后,可发现倭寇袭扰次增多?”
此话一出,徐增寿浑身好似触电一般,猛的一颤。
特别是看到朱标眼神笃定,好似早有预料一般,徐增寿稳定心神,连忙说道:
“大哥高见,末将也发现倭寇数量增多。”
“听当地军卒说,先前一年时间倭寇袭扰次数,不过十余次。”
“可自打我军驻扎沿海,倭寇非但没有望风而逃,反而袭扰次数愈发多了起来。”
“仅末将在东南不足两月,倭寇便袭扰沿海不下三十次。”
“不过大哥放心,我等回京只带了百余名亲军,万余士卒仍在东南驻扎。”
“嗯,此次召你们回京,也是想尽快将朝廷之事办妥。然后发兵倭国。”朱标看向车内几人,目光定格在朱棡、朱棣身上,“还有你们两个,也需进入军阵,熟悉军务。”
“大哥,当真让我和三哥从军?”
没有理会朱棣那一脸欣喜的表情。
朱标看向几人,继续说道:
“待会儿的朝会,你们几人需代替父辈,代表我大明武人,与文臣争论一番。”
简单安排好后,朱标一行也抵达了皇宫跟前。
按照惯例,此次北伐大胜,理应在奉天殿前的空地上举行开大朝会,犒赏三军,分发赏赐。
只不过大朝会只重庆典,却不议事。
朱标还是将百官召到奉天殿。
待众人站定,朱标轻咳一声,朗声说道:
“陛下于武英殿恩赏信国公,此次便不来朝会。”
“孤全代圣意。”
“户部尚书李俨,孤早朝曾言开源节流之法,李卿可有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