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夜请孔明。
孔明到来以后,在刘备的对面坐了下来。
“主公深夜召我来此,不知所为何事?”孔明向紧锁眉头的刘备问道。
“事情……”刘备欲言又止。
想了想,刘备没有立即说是为了何事,而是反问孔明。
“军师,你随我至今,多立奇功,但我给军师财物,甚不相称,军师可有怨言?”
孔明听后,摇着羽扇笑了笑。
“主公,我相随于你,非为财物,而是志在复兴江山,这何须多言?”
眼睛转了一圈,孔明又说。
“主公这样问我,我猜一定另有人有怨言,多半因为奖赏之事。”
孔明说完,刘备脸上那种有话,又不知道怎么说的情神消失了。
孔明猜得很对,刘备的难事,正与赏赐功臣有关。
刘备说:“军师,南郑的富足人家,多有田宅,有人劝我强征他们的田产和宅院,分与众将……”
孔明听后心想,人心总是不足,赏赐他们金银,他们却还惦记着田舍。
这一幕,在上一世也曾经上演。
不同的是,上一次发生在成都,而这一次发生在南郑。
孔明说:“主公,此事万万不可,强征无罪之人的田舍,是不仁之举,会有失民心。”
刘备听孔明这样说,先是点了点头。
刘备的想法与孔明相同,他也不愿意做出,有违仁义道德的事情。
随后,刘备又摇了摇头,刘备为难地说。
“军师虽与我同心,不过众将都劝我行此事,我若不为,怕寒了众将之心。”
明知道这样做不对,但又不好拒绝,这正是刘备的为难之处。
孔明想了想,对刘备说。
“主公,其实这事也好办,只要言明大义,众将则无话可说。”
“不过嘛……”话风一转,孔明接着说道:“主公不要亲自开口,这个言明大义之人,另找他人为好。”
孔明的意思其实很好理解。
就是找一个背锅侠。
通过他人之口,来反对这件事情,众将便不会对刘备有怨言。
“另找他人?那找一个什么样的人?”刘备问。
孔明摇着羽扇说:“这样的人不好找,此人须满足三条。”
“哪三条?”刘备又问。
孔明伸出一根手指说:“第一,此人必须功勋卓着,可以服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