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氏只是个外人,不过就是说了几句话,大妹对她居然越过了亲兄长。
他和弟弟一直想不明白好好的兄妹怎么就成了陌生人。
自己精心培养的儿子被夫子赶了回来,而殷氏养大的陈远却考上了秀才,同样让他们兄弟想不通。
想要争口气咋就这么难呢。
“他爹,老二瞧着没有老大聪慧,可偏偏老大念书不行,老二却考上了,原先我也觉着老四不如老三,你说让老三去私塾我才没反对。
可如今老三被夫子赶回来了,不如让老四去念两年如何,万一他跟老二一样考上秀才呢。”
张氏说着小心看了看陈满仓的脸色。
她是老四老六的亲娘,自然要为自己的儿子多争取。
她也想像殷氏一样做秀才公的娘,将来若是能中举什么的,她睡着也能笑醒。
陈满仓有些意动,神色变换了一瞬后摇头:“欠妹夫的债还没还,银钱不能乱花,罢了,咱陈家能出一个秀才公就是祖上积了大德,不能再有更多的要求。”
周诚给的两百五十两,其中二十两是孝敬爹娘,两百三十两是借给他和二弟免去兵役,十年都过去了,这笔钱一直没还上。
虽说周诚一直没催他还。
可他只想争口气,没想过要赖账,
若是再送一个孩子去私塾,这钱不知又要拖欠多少年才能还清。
陈满仓不想一直欠着债,只有把债还清了他才能抬起头来做人。
“相公,大姐虽带着阿月姐弟在城里生活,可到底跟咱们是一家人,相公没找大姐要银子是相公厚道,欠大姑子家的债大姐理当出一份力。”
陈满仓的脸色沉了下来,不悦地训斥道:“那银子是抵兵役的人头费,是我跟二弟找妹夫借的,殷氏自己挣银子供四个孩子已是不易,我一个大男人岂能向她伸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