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一觉醒来后,看了看小顺子和秦桧的建议,面色凝重地看着眼前的秦桧。秦桧谄媚地笑着,向宋徽宗进献了一个阴险的主意。
“皇上,三皇子不仅能文能武,而且智勇双全、足智多谋。
他在前线英勇无畏地与郭药师的常胜军展开激战,凭借着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顽强的战斗精神,成功地击败了敌人,收复了所有失地!
这一壮举让整个国家为之振奋,人们对三皇子的英勇事迹赞不绝口,纷纷称赞他是国家的英雄和未来的希望。”
“这还不算什么?整个西线都战败,只有三皇子赵涛能正面打败女真的骑兵,还歼灭了吴乞买的两万骑兵,这样的壮举,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才是大宋子民期望的明君。”
宋徽宗听着秦桧的话,觉得非常有道理,心中不禁有些动摇。
他并不知道,秦桧所说的每一句话并不是出于对国家和民族的考虑,
宋徽宗想的是,如果按照秦桧的建议去做,自己可能会面临巨大的压力和风险。
宋徽宗陷入了沉思之中,他想起了大宋曾经的辉煌和荣耀,也想起了如今国家面临的困境和危机。
他知道,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那么整个国家都将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然而,要做出这样的决定并不容易。
宋徽宗需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因素,不仅要权衡朝堂利弊得失,还要考虑到自己的声誉和地位。
他知道,如果自己轻易地改变立场或者采取行动,可能会引起其朝堂的不满和反对,甚至可能会导致自己失去太皇上的权威。
在内心深处,宋徽宗其实也希望能够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一些贡献。
他深知自己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和使命,必须要做出正确的选择才能够拯救这个国家于水深火热之中。
面对如此复杂的局面以及众多的利益关系纠葛,
因为自古太子赵桓才是合法的继承人,但秦桧的话却让他产生了动摇。
宋徽宗却感到无从下手、犹豫不决起来……
:“秦爱卿,这样不好吧,传位应该传太子才对。”
秦桧见宋徽宗犹豫
:“皇上,没有什么不好,这样做,才能体现皇上的英明。太子中庸之资,守成尚且不足,开拓更无可能。
现在大半个江山,都是三皇子赵涛一力扛起来的,军中威望,朝中好评无人能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