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大案(66)

朱元璋大案 墨剑飘香 1925 字 1个月前

在明朝的历史长河中,朱元璋从一个平民崛起,最终登基称帝,开创了明朝。作为历史的重要转折点,朱元璋的登基并不仅仅是权力的象征,背后却也隐藏着诸多阴谋与权谋的较量,其中一桩惊天大案更是让整个朝廷为之震动。

那是公元1368年,朱元璋大驾光临南京,正式称帝,改国号为明。自此,朱元璋的政治生涯开始了他无与伦比的辉煌。然则,登基后的他,也未曾想到,自己治理的国家里暗流涌动,许多心怀异志之人已在暗中策划着不可告人的阴谋。

这一日,南京城内,阳光明媚,民众熙熙攘攘,热闹至极。朱元璋刚刚登基,朝堂之上,欢声笑语不断,然而,隐秘的阴影却已在权力的巅峰悄然滋生。

在朱元璋的身旁,稳重而机警的刘基坐在一旁,观察着每一个臣子的神态。他瞥见李景隆恭敬地跪在地上,心中曾有隐忧,但却依旧不愿多问。李景隆,原本是一个忠臣,然其面上带着的一丝阴云不时引起刘基的关注。

“李大人,近日听闻你与武林中人交往甚密,不知可有何事?”朱元璋语气平和,却给人一种不容拒绝的威严。

李景隆微微一震,面露为难之色。“陛下,臣乃一介书生,何以与武林中人同流合污?实是因家中有些琐事,才会得以相见。”

“琐事?你所言的琐事,难道能遮掩朝堂之事?”朱元璋的眉头渐渐皱起,似乎已然不满。

这时,王翱从一侧走出,语气中透着一丝急切:“陛下,此人行迹可疑,我曾从江湖传闻得知,李景隆或与反贼勾结,不可不防。”

李景隆心中大为震惊,额角的汗珠不由得顺着细腻的脸颊滑下,显得愈加慌张。“臣绝无此意,恳请陛下明察!”

朱元璋冷眼打量着李景隆,心中虽感疑虑,却也自知国初之际,不可内乱。他微微叹息,终究未予追究,旋即转身离去,留下紧张的气氛在金碧辉煌的大殿内久久萦绕。

时光荏苒,一月后,暗涌的浪潮终于涌上了岸头。南京的一间酒馆中,夜色如墨,华灯初上,酒香四溢,几名喝得酩酊大醉的武林人士正在窃窃私语。

“听说了吗?李景隆竟获知了我们计划,要不然怎么会在朝堂上表现得那么慌乱?”一个壮汉酒意上脸,双眼闪烁着阴毒的光芒。

“少主,若是他告到皇帝耳中,我们的计划便泡汤了。”另一个身材消瘦的人说,面露忧虑之色。他名为张彦,乃是江湖中的一名游侠。

“可我们不如速战速决,若不杀了他,反而成了隐患。”那壮汉冷狠地说,一言既出,便将众人全数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杀了他虽易,若此事传开,皇帝一定会加重对我们的打击,反而是自掘坟墓。”有人劝道,让气氛愈发紧张。

最终,他们达成一致,决定以暗杀来除掉李景隆,唯有如此,才能保全大计。他们暗中埋伏,准备在李景隆的宅中动手。

半夜,李景隆回到家中,他一向警惕,今夜却感觉到一丝不安,隐隐约约觉得今晚不宜久留。此时,屋外四周静寂无声,唯有风声轻轻拂过树梢,带来几分凉意。

正在他犹豫之际,门口突然传来一阵窸窣声,李景隆心中暗叫不好,回头便见几名黑衣人步履轻盈地掠来,脸上罩着面具,手中皆是尖锐的刀锋。

“你们是谁?”李景隆慌乱之间,脑海中瞬时浮现出他所听闻的关于江湖上人心惶惶的传闻。“你们为何会在我的府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