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你改改,把嫌换成忧?朱元璋这话里暗藏杀机——你居然敢抱怨皇帝?
钱宰吓得立刻叩头请罪,不久之后他就辞官回乡了。
但是朱元璋对他的监视也毫不放松,直到他去世朱元璋才调回了监视他的锦衣卫。
与锦衣卫相似的还有东厂,明朝的东厂比锦衣卫权势更为惊人,东厂的特务甚至已经达到了监视平民百姓的程度,可以说明朝遍布白色恐怖的气息。廷杖特工侦缉,天罗地网,无孔不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但到了满清,满清朝统治者吸取明朝的经验教训,没有设立公开的间谋特务机构。
但众所周知,清初南方地区是反清复明势力最为庞大的地区,为了巩固统治,康照时在江南设立了“三织造署”,其职能除了给宫中供应丝织品外,最重要的便是给皇帝提供秘密情报。
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便在任江宁织造时给康熙提供了许多重要情报。康熙甚至曾多次叮嘱曹寅:“以后有闻地方细小之事,必具密折来奏。”
密折直接进呈至宫中,仅由皇帝一人亲览。而最早运用密折制度的两个人,就是江宁织造曹寅和苏州织造李煦。
曹寅的密折都是缮写在长长的纸上,纸折成手风琴形状,可以平展开来,或折成20厘米长、10厘米宽的小册子。
放在一个用封条封好了的小信封里,封条的上面写“固“,下面写“封“,信封上写着“奏折“。
然后再用一只大信封套住这只小信封,用一根白纸条扎住大信封,并在纸条下写上自己的衔阶和名字,外包装用白纸包好,在包装口下方再写一遍衔阶和名字,最后用来封微的几个字是“臣寅““叩封“。
密折最后要被放入一个特制皮匣,皮匣有两把钥匙,一把交给奏折官员,一把由皇帝保管,任何人都无法开启。
对于保密性,康熙非常重视,他叮嘱曹寅:“倘有疑难之事,可以密折请旨。凡奏折不可令人写,但有风声,关系匪浅。小心,小心,小心,小心。“
我们常说“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康熙连说了四遍,可见其对密折的重视程度非同寻常。
康熙批示密折也从不假手他有一次他因右手病痛不能写字,就改用左手批示,绝对要亲力亲为,由此可见满清时不是没有刺探民间情报的组织,只是隐藏在暗处,化整为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