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偏见,军功的获取方式

杨宜祖身后的兵士开始将城头上已经投降的几百名黎兵押了下来,而城门那里却是没有一个黎兵再站着了,都被那名姓蒙的曲长带人给砍光了,

杨宜祖见此情形眉头一皱,上前道:“蒙忠兵,汝还是这么莽撞,大将军在靠岸之前便嘱咐过要我等还是要少一些杀戮,尽可能让他们投降便可,

毕竟拿军功的方式又不止这一种,还有先登、斩将、夺旗等等,汝就是不听,怪不得这么几年了汝还继续在曲长的位置上停滞不前,汝也不想想若是将此地的黎兵都屠光了,那陛下要的人口去哪里找?”

“哼,汝靠着是大将军的亲信方才火速坐上了现在都尉的位置,有什么资格来教训我?”蒙忠兵厌恶的道,还往地上吐了口带血的吐沫,那是刚才溅到嘴中的,

在古代,中下层将军进爵、士兵受赏的重要途径就是依靠军功,三国时期的军功爵制度还是基本上继承了汉时的,而汉时的又是来自秦国在商鞅变法时建立了二十级军功爵制,毕竟汉承秦制度嘛,

最上层的将军便不仅仅是靠军功便能当上的,而是还要有其它一些诸如家世、朝中人脉、天子的喜好等才能当上了,

据《战国策·韩策》中记载:“秦人捐甲徒裎以趋敌,左挈人头,右挟生虏。”形象地描述了秦军光着膀子,左手拎着人头,右手夹着俘虏,奋勇杀敌的样子。

然而斩首立功的同时,也有考核流程和诸多禁忌。

此外,斩将、夺旗、先登、破阵等行为均属于军功范畴,相较之下,斩首不过是普通军功而已。

秦国对于军功的考核有着严格的要求。秦军五人一伍,若有一人战死,其余四人获罪,有二到三人战死,则加重处罚。

免罚的条件是秦军一人战死,必须用一个敌军人头补偿。因此,普通士兵若想取得军功,必须先在斩获敌首中扣除己方战损士兵,方能计算军功。

对于军官而言,军功考核的难度更高。秦军基层指挥官“屯长”和“百将”在作战中,所在军队没有斩获,自己将被斩首,相反,斩首达到三十三个,“屯长”和“百将”升爵一级。

此外,在围城战中斩首八千以上,或者野战中斩首二千以上,就能进行封赏,各级将官均可升爵一级。

战斗结束后,“暴首三,乃校,三日,将军以不疑致士大夫劳爵。”以三天为周期,进入军功评价封赏阶段。

人头示众三天,将军确认无误后,在三天内论功行赏。所在的县在三天之内没有落实封赏的,该县的丞和尉都将受到处罚。

斩首耗费时间长,分量重,不利于行军作战,各个历史时期都有用其他部位代替人头的记载。在《说文解字》中记载:“馘(读 guó),军战断耳也。”古代战争中,割取敌人的左耳代替首级。选择左耳,是因为古代以左为尊。

人头如此重要,由此产生了负面影响。

为了虚报战功,出现了官兵杀良冒功、甚至残杀同僚假冒的现象,这种情况在汉末灵帝时期也很常见,董卓就经常会这样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