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光禄大夫、上柱国、代国公李靖,免检校中书令职,拜尚书右仆射,赐绢千匹。”
听到这个早就预料到的任命,长孙无忌心里一阵酸楚。
皇帝钦命,自然再无异议,接下来不过是中书草诏,门下用印,白麻宣相罢了。
虽然中书令温彦博之前弹劾李靖,但现在却依然还得当殿为李靖写拜右仆射诏书。
待他挥笔写完,李世民看了一遍,点头赞赏温彦博有才华。
右卫大将军宇文士及跪坐殿中,冷眼看着,感觉就好像一出大戏,他一文人宰相做着右卫大将军,实际上右卫衙门啥也管不着,经常被召来廷议,也不过是充个摆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而李靖一武将,现在却是先检校中书令又拜尚书右仆射,哼,不过是皇帝趁机夺李靖兵权,顺便在政事堂再安个摆设罢了。
他觉得李靖会跟秦琼一样,在政事堂摆设两三年,然后到时李靖请辞几次,皇帝批准,李靖也就彻底退出朝堂。
事实上,李靖拜这右仆射起,他便相当于交权了,这右仆射,都不如他以前的都督有实权。
他心里很佩服皇帝的本事,这几年把太上皇的老臣压的死死的,掀不起一点浪来,甚至还能让功勋武将派服服贴贴,确实非一般的手腕。
李靖拜右仆射,
人事议论并没结束。
武怀玉卸任回京,也肯定要安排,如何安排,皇帝问大臣们。
侯君集仍然是率先站起来,强烈举荐武怀玉,右仆射没位置了,就举荐武怀玉为中书令。
毕竟中书令和侍中,都是经制各设二人,现在都仅一人。
侯君集各种称赞武怀玉,什么年轻有为,什么功高着着,什么之前拜相有经验等等,
要不是知道他跟武怀玉虽为同门师兄弟,但他跟武师兄关系并不好,大家还真以为这是同门情谊呢。
房玄龄提议可任武怀玉为兵部尚书,
本就有检校兵部尚书衔,现在直接转正就很好。
魏征则提议可以让武怀玉再次任民部尚书,觉得武怀玉搞钱很有本事。
也有人提议让武怀玉继续掌雍州府的。
皇帝瞧着众人,最后目光落到侯君集身上。
关于武怀玉如何使用,其实李世民也很纠结,本来他打算让武怀玉在幽州呆着,跟李绩一样,慢慢熬。
可这次武怀玉立的功劳很大,
虽然也犯了些错,但无伤大雅,反倒是因为这些小错,让李世民想让武怀玉回京来。
灭了突厥之后,下一步如何打算,皇帝自有他的雄心壮志,但这都离不开钱,离不开财政。
现有的财政制度,有很多问题,这是皇帝早意识到的,去年跟武怀玉在樊川深入聊过这些,只是还欠缺条件。
“侯三水说的很有道理,武怀玉年轻有为,能文允武,尤其是之前拜相主持财政,表现的也很好,
既然如此,那么便拜武怀玉为兵部尚书,”
话未落,皇帝又接着道,“检校中书令,仍兼太子少保。”
这个检校中书令跟李靖之前检校中书令是一样的,并非虚衔,而是一个实际的代理任职,他跟温彦博一样成为中书省的长官,只不过温彦博是正式的,他是代理的。
特进、检校中书令、兵部尚书兼太子少保、晋国公武怀玉,
有校校中书令之职,无需再加参预政事等衔,武怀玉便已再次成为大唐宰相。
皇帝旨意一宣。
侯君集整个人愣住,他怎么也没料到,皇帝居然真会让武怀玉二次拜相,他想反对,可刚才他一次举荐武怀玉为相,现在再反对,岂不是出尔反尔反复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