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旨意当殿宣读,引的不少人暗暗猜测。
??皇帝宣布长安令杨纂处死。
??御史大夫温彦博站出来坚决反对,中书侍郎颜思古也出列反对,秘书少监令狐德棻也反对,当然吏部尚书杨师道也站出来反对。
??这四个站出来反对处死杨纂的大臣,颜思古和令狐德棻其实都是隋朝时就跟杨纂关系极好的好友了,杨师道跟杨纂都是弘农杨氏家族的,虽不是一房,那也是同族,这个时候也没啥好避嫌的,救人要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们纷纷站出来力保。
??不过最终说服皇帝的却还是温彦博,温彦博是御史大夫兼主持中书省事务检校中书侍郎,加参预政事的宰相。
??他又管御史台,他据理力争,引用大唐律令制度,反正皇帝没理由因为判错了一个案子就要杀一个正五品大臣。
??温彦博甚至还把杨纂归唐后历年的政绩都摆出来,从侍御史到吏部考功员外郎,再到长安县令,每一职任上都表现良好,考核评价都是上等。
??最后总结杨纂不仅无罪,反而是有功的,本来按正常,杨纂今年任满,也是要升迁的。
??这时宰相魏征、王珪也都站出来支持温彦博。
??最后房玄龄杜如晦也觉得杨纂这次只是犯了点小错而已。
??李世民沉默许久,最后出人意料的当殿认错。
??“既然诸卿都说杨纂无罪,那朕就更改旨意。”
??“长安县令杨纂,按原本安排升吏部侍郎,”
??这旨意一出,又让大臣们看不懂了,刚才喊打喊杀,现在却连升几级?
??长安县令是正五品上,吏部有两位侍郎,都是正四品上,这不连升四级?还有这样的好事?
??“雍州录事参军韦思齐,检校长安县令。”
??这个任命更惊人,韦思齐原来仅是正七品上的雍州录事参军,这直接升正五品上长安县令?哪怕加了检校二字,但肯定也只是过渡一下就转正的。
??这是连升八级?
??看来宫中韦贵妃韦昭仪姐妹还真是很得圣眷啊。
??相比之下,今天武怀玉被连免去了左领军大将军、刑部侍郎、太子右卫率、崇贤馆主四个兼职,而且都是很重要的兼职。
??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怎么突然间这么大变动,有些官员一头雾水,总感觉错过了什么大瓜。
??武怀玉站在殿上,很平静。
??出现了那句谶语后,他只是免去了四个兼职,仍还保留雍州别驾、太子洗马和刑宪司郎中这三个职务,已经挺不错了。
??人家李淳风现在还仅保留了一个将仕郎的从九品下的散阶,软禁在太史局里摆算筹扔龟壳望星星的推算星象占卦呢。
??就当他以为今天的朝会要结束了时,张阿难把一道旨意交给了当值通事舍人。
??武昌郡公、左武卫将军、驻守玄武门长上的李君羡,调任华州刺史,改封广平郡公,其封邑也由武安县,改至邯郸县。
??左武卫将军改华州刺史,要说来,这应当是升迁了。
??毕竟华州上任刺史是柴绍,华州可是守着京师东大门,潼关就在华州。
??不过武怀玉听了后心头一震。
??他记得李君羡外号五娘子,这位是秦琼的老哥们,河北洺州武安人,也是将门之子,他爹隋朝时官至泗州刺史。
??在隋末的时候,李君羡跟秦琼一样,本为隋将,后来上了瓦岗,再后来李密败亡后,跟秦琼他们一起归属王世充麾下,但后来不屑王世充为人,与秦琼程咬金他们一起阵前弃王世充投唐。
??归唐后也一直在李世民麾下,参与了玄武门之变,突厥兵临渭水时,还做为尉迟恭副将,在渭北突袭破敌。
??官职也一路升到左武卫将军,爵位由武连县子到武连县公,再不久前又晋为虚封两千户食邑的武昌郡公。
??也是一位军功新贵。
??别人以为李君羡这是又升了。
??只有武怀玉清楚,估计李世民现在已经疑神疑鬼,李君羡这是恰好都赶上了,左武卫将军、武昌郡公、老家武安,封邑也是武安,然后现在还是驻守玄武门,
??偏偏外号五娘子。
??李世民正想不通武代李兴女主昌,这武氏女主到底是谁呢,你李君羡外号五娘子,这不哪哪都对上了?
??虽然未必就是李君羡,毕竟李君羡年纪比李世民还大,五十年后估计早没了,但既然有了怀疑猜忌,皇帝肯定不放心再留他在长安,尤其是驻守玄武门这要紧要地方的。
??这次外调华州刺史,估计也只是先把人调出去,这华州刺史估计也做不久的。
??说不定,五娘子李君羡现在已经上了李世民的黑名单,随时有可能被找个理由给杀了。
??毕竟,历史上李君羡可正是因此被李世民以欺君压民罪名冤杀的。
??李君羡满脸激动,高兴万分的出班上前跪拜谢恩,甚至有几分得意洋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