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文馆藏书万卷,要把整理好的这万卷书,抄录数份,一下子就要抄数万卷书,一卷一匹绢,这可是一个大项目。
长安城里不仅秘书省弘文馆司经局有专门的楷书手是抄写的,长安还有许多大寺长期有抄经人。
这些人以楷书抄写,还形成了一种特别的抄经体。
长安城最有名气的抄经人,一年可以抄写两百卷,赚二三百匹绢。不过普通抄经人,可能三天一卷,一卷几十钱百钱。
这次崇文馆的这个大项目,搞起了外包抄写,不仅长安城的那些抄经人都接到单,甚至国子监,以及在京的那些各衙流外吏、杂任,甚至是一些在京侯选、侯考的小官、士人也都参与了进来。
抄经不要本钱,是个不错的兼职。
武怀玉很照顾司经局的下属们,让他们分包,从中赚一笔。之前满长安找贵族王公官员们捐书,不少王公贵族豪强可也是捐了钱的。
皇帝后来还又特拔了笔钱支持这东宫文教事业,这笔钱粮汇聚起来很大一笔,都由武怀玉说了算。
手头有钱,这办起事来就是方便,用不着一点点都打报告找上级。
采买纸墨笔张,分包抄写,武怀玉手头有钱,又有编制人员,迅速的把纸坊、墨坊、笔坊、装潢坊都给恢复,开始采购原料自家生产。
如今司经局兵强马壮,中午的伙食都好起来。
两菜一汤,一荤一素。
直接采用打菜制度,官员们还加个煎蛋。
主食蒸饼或汤饼或是米饭,每人一升粮标准。
这待遇不知道让隔壁五个局的人多羡慕,没几天时间,左春坊的太子中允、太子左谕德、左赞善大夫、司议郎、主事、录事、传令、掌仪、赞者等都跑来司经局的食堂蹭饭。
连其它五局的长官,典丞郎、药藏郎、内直郎、宫门郎、典设郎等也来了。
好在右春坊不在一块办公,否则估计右春坊的那些官员也得跑来。
对此司经局负责公厨的张承德很不满,不过怀玉倒是让他别急,现在司经局搞的红红火火,尤其是手里握着大笔的经费,其它衙门眼红是正常的。
这些官员们来蹭个饭,武怀玉也就让招待,反正光吃顿工作餐能吃多少。
拿人手短吃人嘴短,吃了司经局的饭,以后他们也不好再多说什么不是。
武怀玉甚至还把分包一些抄写项目给兄弟衙门,让他们顺便也赚点外块,自己吃肉,也得别人喝汤不是。
东宫各衙,现在都不完备,一个个都很穷,真正的清水衙门,如今司经局好不容易搞起一个崇文馆,还弄起一个几万卷经书的抄写项目,虽然在武怀玉眼里,这其实也没什么油水,但在那些穷官眼里,这却很诱人。
别的兄弟单位公廨田公廨钱都没落实,他们司经局却是啥都有了。
“馆主,崇文馆陪太子读书的二十名学生,上面都选好了,”
“这是名单。”
武怀玉拿起来看了下,跟门下省弘文馆的挑选标准差不多,皇族宗室、皇太后、皇后家子弟,宰相子弟,都是大功以上亲,也就是同祖父的族人子弟,
入选的不是皇亲国戚,那就是王公宰相子弟,身份最贵的那批人。
选的是十四到十九岁的年纪。
弘文馆学生才三十八,他们崇文馆开馆,学生更只有二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