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刘卓心中的制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还有明朝的各种工匠,世代承役,不得脱籍改业。一日是匠户,终身为工匠,子孙世世代代都是匠户。

不过,大明朝还给这些匠户了留了一线机会,只要通过科考,便可以更换职业。

这样的匠籍制度,不仅极大打击了匠人生产、技术革新的积极性,还给诸多长途奔波匠人造成了极大的负担。

明代,工匠分为住坐匠和轮班匠。住坐匠常驻京师,每月上工十日。轮班匠按距离京师的远近编为班次,每三年一班。

工匠做工,属于服役,无报酬,只能领一些粮食。路途遥远的工匠三年一奔波,往返就要耗费数月,还要耗费大量银钱。对这些工匠来说,可谓是苦不堪言。

此外,最令后人诟病、令刘卓感到不满的就是封建等级制度。

想要彻底改变人们根深蒂固的封建等级观念,就必须从思想上着手。只有真正做到了思想解放,才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公平。

然而,废除等级制度,就相当于是在与各省的世家贵族、豪门士绅为敌。简直就是自讨苦吃,无异于自掘坟墓。这也是刘卓长久以来一直思考的问题,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方式以什么样的制度来限制、约束士绅大族。

历史上,隋炀帝杨广为了打击、削弱关陇集团,实行了一系列的措施。如开科举,引进重用江南、关东人士,改革爵位与勋官制度,兴建东都洛阳,修大运河等措施。

但是,由于操之过急,最终导致了隋朝的灭亡。

太祖朱元璋建立之初,就并没有与江南的一众豪士绅豪族闹僵,只是加重了江南地区的赋税。太宗朱棣即位后,迁都北京的举措也与江南士绅有着不小关系。

尽管刘卓身边目前聚集的世家子弟不多,但刘卓丝毫不会怀疑这些人的能量。

在封建社会中,土地是最为重要的生产资料,有了土地,就相当于控制了人口与财富。

而传承多年的士绅大族往往在所在州县占据了大量的土地,在税收方面又有优免,这就严重影响了封建王朝的财政赋税。

若是想要降低这些豪门士绅对于政治的影响、干预,那就只有不断的革新生产技术,降低土地对于百姓的人生依附性,提高全国的生产总值,带领众人率先走上更为先进的道路。

虽然资本主义的本质还是在将无产阶级创造的财富占为己有,但就腐朽的封建制度而言,已经优越了许多。

当国家的生产总值大幅提高,那些旧社会的士绅豪族占有的财富比例会不断降低,与之对应的话语权就会降低。没有人会拒绝增加财富,慢慢的,那些士绅大族也就会加入其中,刘卓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也就达成。

前世的刘卓并不迷恋于权力,现如今的刘卓也是如此,他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