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应天府乡村现状调查

“敢叫贵人知晓,小老儿今年三十有六啦。这是咱婆娘和小子,快快来见过贵人!”张老汉赶紧冲妻子儿子喊道。

“这~36岁嘛?你们不必如此多礼,我也只是普通行商,想跟您了解一下应天府周边乡间的情况而已。”

张寒凌看着这沧桑的脸颊,厚重的皱纹,怎么也想不到这汉子竟然只有36岁,与想象中的五十多岁相去甚远。

“不知这田是你们自家的吗?你们平常年间能余下多少粮食,家里人够吃吗?”张寒凌想看看普通农民基本温饱能否保障。

“欸~小老儿也只是这高家庄的一户佃农,这一大片田都是高老爷家的。说起这个也是气人。”张老汉不知想到什么,一脸气愤。

“虽说如今的皇帝对百姓还算不错,之前曾专门颁布法令:若是有因战乱逃离的地主,其耕地被普通农户占用耕作,等地主归来时,朝廷将不承认地契,农民所占的耕地归自己所有。”

张老汉缓缓说道。

“可是这应天府周边平定得太早了呀!这边高家庄最大的地主,高老爷一家压根儿就没跑路,咱们这些佃户依旧只能给人家当佃户,没能从高老爷那儿分到一寸土地。”

张老汉一脸无奈。

“若不是后来皇帝陛下下令,新开垦的地属于自己,我这才偷偷又开垦了五亩田,不然咱家哪儿来的自耕地啊?”张老汉想起此事便有些耿耿于怀。

张寒凌听后十分惊讶,他本以为在这个地广人稀的时代,家里的地应该不少。

但没想到这家人才仅仅有五亩自耕地。再加上粮食产量低下,恐怕这一家人的生活并不富裕。

“老汉自家5亩地,还佃了高老爷家十亩,每亩两季产粮合计有六石,自耕地粮税约1层,佃的田交租子差不多7层,算下来每年能余下来40石左右,够一家人吃的啦。”

略一换算,一年能余下4000斤呢,按一家五口人算,一年口粮400斤,也还多出一倍的量,这说明这明初的百姓吃饱肚子是问题不大的。

似乎是看出了张寒凌所想,张老汉惨然一笑。

“贵人别看好像每年咱家能留下的余粮好像还不少,但是别忘了还有每年三个月的徭役啊。”

“现在国朝新立,百废待兴,什么都要人去干。按照朝廷的规定,每年光是修水利修路和给官府修城墙、挖河、修宫殿等,就要每家抽一丁去服三个月的徭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