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大明水师中应当已经拥有大量的元军海船,元代海船的制造方法朱元璋应早已掌握。
从这点上来看,要保证抗风浪、船速快,还必须要载重大的话,就要将楼船与目前的海舟相结合。
按照现有的船只,轻易出兵很容易重演元朝征倭国时的覆辙,毕竟在海上遇到大风天气,很容易损失惨重。
记录了这么多内容之后,张寒凌尝试在电脑和手机里找一下看看有没有大明宝船的制造资料,又或者早期的风帆战列舰的制造资料,发现确实没有收集研究过类似的东西之后,张寒凌满是遗憾。
不过方向有了,以这个时期船工的能力,应该是能短期内开发出来一款新型的风帆战舰的。
将记录的资料和相关建议写下后,已经是夜深时分。
推开窗户,清朗的夜空下,漫天星光如薄纱笼罩大地,宵禁中的大明不像后世那般,五彩霓虹渲染得不输白昼。
张寒凌细细思量,关于提前出兵的各个环节,把问题解决在事件发生前。
这种查漏补缺的习惯,让他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局势时能够保持冷静和从容。
在这样一个缺乏活力的社会里,想要做成一件事,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比想象中要多得多。
每一次决策都会对整个国家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必须谨慎行事。
就拿风帆战舰的改良和生产来讲,虽说现在大明的基础很好。
但这一过程中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的消耗,以及由此带来的财政负担,都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不过这些问题对于现在的朱家父子而言,咬咬牙也是能够接受的。
好在已经对玻璃的销售有所安排,希望一波收割下去,能尽快收拢一部分官绅阶层的资金,加速新战船的制造,将海上的利益明面化,转移这些被收割官绅的注意力,从而为底层百姓松绑一下吧。
带着丝丝沉重,张寒凌简单洗漱之后便沉沉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