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蓝首领说过,他们看中哪个地方就给哪个地方。但是他们还是本着铸剑需要建炉、用水以及担心噪音影响等几个条件,在一处偏僻的山泉之下选定了地址。同时,也顺便把家人都安排在了附近。
秦刚立刻让人在部落里许下了丰厚的工钱,很快就招来了不少人手,帮着宗家搭建房屋与剑炉等设施。而赵驷也拿着宗离开出来的清单,安排手下去处州城里采购新建剑铺所需要的一些设备与工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趁着众人都不注意的时候,赵驷迅速把秦刚拉到一边说:“秦先生,最近用钱太厉害了,我们带到处州来的钱都快用完了,眼见着这里又是要安置宗待诏这一大家子,还有下个月开始,新募来的兵丁,可都是要发饷的啊!”
秦刚笑笑道:“驷哥你不要担心。也就是这段时间这边缺人,只能让你受累去管这钱的事情。其实这帐我大致算过,缺口很少。这个月底我们的绿曲醇运出去发卖后就不紧张了。其实我已经写信去高邮了,建哥接到信就会再带一大笔钱过来。而且,他来了后,这生意与用钱方面的事,交给他就行了。”
“那就好!”赵驷擦擦头上的汗说,“也是,管帐这事不容易,一看见这钱哗啦啦地花出去,我就心慌。在水寨那块,有小五子帮我。在你这块,如果是建哥能过来接手那自然是最好,我也安心好好地训练那帮兵崽子们去!”
“是啊,接下来,从大山里往外运货,人与货的安全都要当心!”秦刚嘱咐着,“家里训练得差不多的,就可以押货走几趟,也算是能到实际里练练兵。”
过了两日,听说宗离开始带儿子们砌剑炉了,秦刚便赶过去看看。
所谓的剑炉,实际上就是炼钢炉。
铁器是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最大因素,没有之一。而人类对于铁的认知,也经历了漫长的岁月磨练,直至化学元素的发明之后,才基本弄清楚其中的关键。
简单来说,自然界里的铁大多都夹杂了不少的碳元素。碳含量过高的铁,就被称为生铁,虽然硬度高、耐磨度强,但是却很脆、易碎,并且也容易生锈。
而如果想办法把生铁里的碳元素降低,具体数字就是从百分之二到万分之二之间的话,那么这样的铁就成了钢。
钢的特点就是,无论它的硬度、韧性还是强度,都十分优秀,不仅易于加工成各种器具,而且还耐磨蚀、耐打击、耐高温,简直就是打造兵器的最佳原料。
而钢里的碳含量进一步降低到万分之二以下的话,就成了熟铁。而熟铁则太软,在古代,除以可以做一些工艺品之外,没有太大的用途。
话说回来,当人们没有认清铁里面含碳量高低所带来的不同特性的根本原理时,只能通过实践模糊地感知到:如果能够用高温将生铁熔化,再加以快速地搅拌,然后在降温凝固之后再施以反复的敲打,就可以让生铁逐渐变成优质的钢铁。实际上这里的原理,就是通过搅拌与敲打,促进生铁中的碳元素迅速氧化成二氧而碳,从而实现了一定的脱碳效果,这就是自东汉以来,开始逐渐成形的“炒钢法”。
古代的铁匠不明白生铁中含碳氧化的意义与过程,他们只是发现,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让生铁的硬度降低的同时,让它的韧性不断加强,一直搅拌到最后,会成为较软、易塑形的所谓熟铁。
而如果能够在生铁与熟铁之间的某个特定的时间拿出来,实际上就是含碳量不等的钢了,然后再通过反复地锤打,通过物理之力对铁料进行脱碳微调,从而便可以锻造出不同性能的钢铁出来。
只是,在不明白原理的情况下,这种方法只能凭借着长期的经验,慢慢找到合适的中断炒钢的关键时间点。
最重要的是,这种经验极难传承与推广,因为它即便被总结出来,也只是与先前所使用的特定铁矿石相关联,一旦换了其它的矿石,又得从头开始摸索与积累。
因此,中国古代,会在某个天时地利人和诸多有利条件之下,偶然间地锻出极其优质的好钢,从而打制出某柄神兵兵器,但是往往却又无法继续复制,便是这个原因。
秦刚虽然来自于科学时代,但他也不可能什么都能记得。对于钢铁,他除了大约知道铁里的碳含量高低是关键之外,对于具体比例多少?如何改变比例等等都不可能知道。
而像宗离这样的传统匠人,依靠的是祖上的数百年的实践积累以及自身在炉火边成千上万次的实际锤打、观察与实验。
他们通过实践的摸索可以知道:提升炉火的温度,可以将生铁加热熔化成铁汁或铁水,不断地搅拌翻炒,在合适的时间取出,就可以得到优质的精铁。
而一旦发现出来的精铁过软的时候,他们往往会重新入炉,再加入一些新的生铁进行掺杂锻炼后再取出,经锤炼后,也是可以造出他们所称的精铁的。
只是,同样的问题也存在,到底什么状态下,掺入多少的生铁,都是缺乏操作标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