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秋,凉风习习。
凉亭内,朱由校君臣落座,此时君臣心思各异。
没错。
百官迫于来自商贾的压力率先向皇帝服软,然而,君臣彼此不清楚对方底线。
是故,能争取,能维护的利益,被百官推选出来的户部,财政处代表绝不凭空放弃。
朱由校端起茶杯轻吮,润了润嗓子,决定再给户部,财政处官吏施压。商贾能补税,凭啥官商不能补税。
他微微挥手,在旁候命的刘若愚端着厚厚一摞账簿走进凉亭,恭恭敬敬放在石桌上。
朱由校端着茶杯,淡然说:“商贾争相补税,诸卿瞧瞧藩王,宦官,百官经商拖欠的税赋。”
商贾七年间欠税近两千万,深究起来背靠朝廷,手握权力的官商欠税更多。
譬如王崇古,张四维,马自强为首的官吏,即使权倾一方的朝廷要员,还是地方巨贾,他们地位崇高,手握权力,朝廷税官,宦官焉敢去查,去追税。
所以,既然开诚布公,亮出藩王,官绅,宦官,勋贵欠税名单,他自然要收税,让他们把天启元年以来的税收补齐。
顷刻,苏茂相,徐光启,李从心等肩上压力倍增,深感君臣谈判之艰难。
不过,详细阅读账簿,数字触目惊心。
部分地方豪族,仗着家族出现朝廷重臣,依靠权力垄断地方盐业,纺织,矿业等,不光没有纳税,还想方设法偷税,漏税,避税。
每年十几,几十,乃至百万两纹银收入,却不愿缴纳三十税一的商税。
朝廷财政紧巴巴,百官动辄几十万,百万的生意,莫说皇帝生气,身为户部要员的苏茂相,郭允厚,毕自严亦生气。
苏茂相很愿意让藩王,官商,宦官,勋贵补税,这般户部将充裕起来,怎奈他愿意,藩王,勋贵等未必愿意。
良久,徐光启进言说:“陛下,臣支持征收商税,怎奈藩王,官吏,勋贵等不比商贾,即使商贾形成商帮,影响力依然在地方,藩王,官吏,勋贵等上影响朝堂,下影响地方,何况,这笔税涉及数千万,未必能顺利收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