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肃王掌兵

唯独肃王千石,牢牢戴着大明最穷亲王头衔。

肃宪王贵为藩王,却领奉国将军岁禄,每年区区八百石,这点岁禄还被打了折,实际才二百四十石。

这么少的岁禄,宪王仍然给朝廷捐献过半家产。

与贪婪成性的宗室,和吝啬嗜财的官绅士相比,肃藩堪称楷模。

朝廷虐我千百遍,我对朝廷依然如初见。

孙承宗道:“陛下,肃庄王骁勇善战,在西北打出赫赫威名,然而,经过十几代延续,肃王军事武功大不如前,陕西行都司位置至关重要,不可掉以轻心。”

杨嗣昌亦提醒道:“朝廷需要军马,建议肃王重视马政,肃王掌兵,朝廷又需支付钱财。”

朱由校意已决,执意道:“无妨,徐永寿继续担任甘肃镇总兵,派黑云龙,尤世威,杨嘉谟赴陕,协助肃王练兵,拱卫河西走廊。”

太祖分封,诸子领兵出镇,为控要害,以分制海内,以达到屏藩王室。

肃王出镇甘州,扎根大明西端,进开拓西域,退据守河西、屏藩关中。

洪武朝,肃王出色完成肃王赋予自己的任务,陆续击溃西部残元势力,把大明影响拓展到西域及青藏高原。

可惜建文激进的削藩,打乱太祖实施的藩王御边策略。

靖难更彻底改变大明国策,成祖登基嘴上喊着恢复祖制,但收拾起兄弟侄子,各种手段百出。

谷王、宁王、辽王内迁,韩王、沈王改封,导致洪武朝从此夺取的长城以北领土归于蒙古,长城成为抵御蒙古入侵的第一道,天子守国门的神话快速崛起。

大明从开拓进取型国家,变成稳健保守型国家。

导致明军精锐尽丧的土木堡,武宗亲征的应州大捷,全在为建文,永乐缝缝补补。

建文时代,肃王内迁,直接导致大明在西北的影响化为乌有,关西七卫尽数丢失,连大片隶属山西行都司的辖地都重新归于蒙古。

西北明军不得不蜷缩于河西走廊中东部的狭窄地带。

任由蒙古骑兵如入无人之境穿越河西走廊,轻轻松松来往青海与漠南间。

后期北虏入套,成为威胁大明西部隐患,辽东左翼蒙古南迁,使明廷在辽东失去压制建奴的力量,为建奴崛起创造大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