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深受其害,百姓苦不堪言,怎奈宗藩问题非禄米问题,核心是土地兼并。
然而,藩王越做越大,却是历代皇帝一手造成。
宣宗在洪熙元年赐赵王田地八十顷,自此开启朝廷对藩王赐田的先河。
弘治年间,辉王获得七千多顷良田,正德元年,崇王获得赐田几万顷,周王除原有赐田,弘治年间再获五千多顷良田。
万历年间,潞王得赐田四万顷,福王得赐田两万顷,后由山东,湖广拔赐田近万顷。
宗藩霸占土地,既有万历帝大肆封赏子嗣,致使其兼并海量土地。
也有类似周王,楚王,蜀王十几代大肆兼并土地。
蜀王府圈占成都府七成的耕地,导致天府之国的成都府,田赋收入尚不到重庆府一半。
讨论藩王之害,等同数落大明历任皇帝。
谁给他们的自信和勇气。
何况朝廷百官难道没注意到诸王之祸吗?
不。
他们注意到了。
单说秦藩,万历年间,大宗再度绝嗣,本该降爵,奈何万历正在清算张居正,为拉拢秦藩,让秦王小宗入继大宗。
为此百官同皇帝发生激烈矛盾,可惜胳膊拧不过大腿。
所以,怎么说,如何说?
李国普察觉朱由校注视着他,分明在等待答案,为难的说:“陛下,秦藩乃天下首藩,数次绝嗣,按说封国当被撤除,然而皇恩浩荡,让秦藩小宗入继大宗,今秦藩不念皇恩,无视圣旨,公然对抗朝廷,臣私以为该严惩,但不能撤藩。”
“为何?”
朱由校询问,这与他内心想法相悖。
李国普硬着头皮回道:“秦藩势大,在陕西延续数百年,今陕西旱情肆虐,民变爆发,这时收拾秦王,恐怕火上浇油,让事情变得不可控。”
朱由校不做犹豫,把吴牲在蒲城重创起义军的书信交给李国普等人,欲打消对方忧虑。
李国普阅览后,道贺说:“陛下知人善任,陕西否极泰来,臣恭贺陛下。”
朱由校置若罔闻,凌厉的目光转向孙承宗,李起元,李从心几人,几人纷纷垂首躲避他的目光。
一时微恼说:“陕西民变,即使天灾,也是人祸,撤藩,大明兴,不撤藩,大明亡,诸卿,做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