麹翰林的袒护,非但没有平息,反而激起了某些青年学子的逆反情绪,他们的反驳更加尖锐且有针对性:
“呵,麹翰林,你口中的明珠,恐怕只是不敢见光的顽石吧!沐辰,若真有本事,
为何到现在还像只缩头乌龟,躲在他人的羽翼之下?”一人满脸鄙夷,言语间尽是辛辣讽刺。
“没错,别告诉我们,你那点微不足道的才情,只配在暗夜中自我陶醉!
诗会,是勇者的试炼场,不是懦弱者的避难所。若不敢一展身手,就别怪我们将你看作无能之辈!”
另一人紧随其后,话语如冰雹般冷硬无情。
“我看,沐辰你是害怕了,怕一旦下笔,那些虚幻的名声就像泡沫一般破裂,露出你的真实面目吧!”
又一声响起,每个字都像是精准的箭矢,直击心灵,试图彻底粉碎沐辰的心理防线。
这一波波激烈的言辞,犹如狂风巨浪,冲击着在场每个人的神经,诗会的气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紧张与对立。
而沐辰,在这风暴中心,依旧保持着一种超乎常人的冷静。
“诸位,”沐辰终于发声,语气平和却坚定有力,“诗文不是角斗场,无需以胜败论英雄。
我沐辰虽不敢妄称才高八斗,却深知诗文之精髓,在于触动人心,能否跨越时空,影响深远。
今天,我更乐于作为一个聆听者,从诸位的佳作中寻找灵感。”
他的话语,仿佛春风化雨,场上一时的剑拔弩张被一阵掌声所取代。
这掌声来自神秘少女,既是对沐辰见解的肯定,也寄托了对诗会回归纯粹交流的期待。
“妙哉,‘诗文之美,在于触动人心’,沐辰君的见解,高瞻远瞩,令人钦佩。仅凭这一点,已足见君之才情。”
这时,神秘少女缓缓起身,目光柔和地注视着沐辰,言语中充满了赞赏之情。
“自古以来,诗会便是文人墨客交流心得、共赏佳作的平台,而非争斗之所。
我们应以诗为桥,寻觅心灵的共鸣,而非彼此攻讦。沐辰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