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欢一把长沙窑执壶上写的一首诗:
“一别行千里,来时未有期。月中三十日,无夜不相思。”
写的意味深长,情思缱绻……
还有的壶上褐彩写着:“人归万里外,心画一杯中。莫虑前途远,开帆逐便风。”
这五言诗是描写商业经营者开拓的宏愿和对风险的担心,表现了一种充满信心的乐观精神,反映出唐代市井都会商业经济的兴盛与发展。
这是一首写商人心理活动的诗。
更多的诗文出现在长沙窑瓷器上,很有特点,我认为后来的宋代和元代磁州窑大量题写诗文,都是受唐代长沙窑影响。
文化,是相融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博物馆看一下。
长沙窑是在湘阴窑基础上烧造的,兴起于八世纪末至九世纪初叶,盛于晚唐,衰落于五代。
长沙窑的产品以釉下彩和诗文题记装饰为世人所叹,其中在瓷器上书写诗文题记更是中国陶瓷史上的首创之举。
黑石号沉船上打捞出几万件长沙窑瓷器,价值不可估量,可惜,这些珍贵的文物没有回到国内……
还有一个比较有名的沉船打捞事件。
在1782年6月15日,西班牙的“克洛斯维诺尔”号离开锡兰港,即现在的斯里兰卡。
据记载:船上携带着大量的财宝,其中金刚石、红宝石、蓝宝石和翡翠19箱,价值51.7万英镑。
船上的金锭,价值42万英镑;金币71.7万英镑;白银1450锭。
当时贸易商船出海都有商品数字记录。
当这艘帆船航行至非洲东南角沿海时,突然遇到一阵强劲的风暴,帆船在风、浪和潮水的袭击下,猛烈地冲向悬崖峭壁,木制的船体被撞毁。
一百三十四人仓皇跳入海中,经过一番挣扎后才上了岸,可是回流的海水随即又将帆船残骸带回大海。
很快,这艘帆船就带着巨额的财宝和十多个来不及上岸的水手,一起埋葬于海底。遇难地点距离好望角五百海里左右。
侥幸登岸的水手们,很快也发现岸边全是茂密的热带森林,荒无人烟。如何生存下去,是他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为了能生存下去,他们分成3个小队准备穿过山林,抵达好望角。一路上,他们饿了用野菜充饥,以求生计。
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人命丧野兽之口,另一些则死于野菜中毒,等他们到达好望角时,只剩下6个人了……
事后,他们将这一过程写成书,很快引起轰动。
实际上,最使人们感兴趣的还是那船上的那批财宝,一批又一批的探宝者前往探寻。
看来写书写自传不是个好习惯,尤其和宝藏探险有关的,会引起后续风浪无数……
早在沉船后的第五年,即1787年,人们就开始进行搜索和打捞,只是由于找不到沉船的准确位置,不得不终止探寻。
1842年一位船长与10余位马来亚潜水员合作,在沉船海域苦苦探寻了10个月,最终发现了沉船残骼,还踏上了沉船甲板……
可是却掀不起沉重的货舱盖,他们只好求助于英国皇家海军。
这是很厉害的潜水员,要知道沉船最浅也要几十米,那时候的潜水设备几乎没有,能下潜到沉船甲板,可想而知多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