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元熙帝提笔,状元郎

吴立仁皱了皱眉头,心中暗忖:无论如何,也得帮衬一把。

于是,也只能硬着头皮,稍稍为潘昭的试卷稍微打高一点分数。

赵靖国此人,老谋深算、城府极深。

不过,自己当初也是殿试第五名出身,文学底子深厚,多年来在士林中一直享有颇高的声誉,其在地方和朝廷的门生众多,不少都已在官场崭露头角,做起了官来。

赵靖国已过花甲之年,只见他手捧着王睿的试卷,双眼放光,毫不掩饰的赞赏之色,激动地大声说道:“诸位大人,快来且看此子的卷子。观点犀利精辟,论证详实充分,师法前朝之智慧,有迹可循,实乃佳作!如此妙文,怎能不当作第一?”声音在东阁内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肯定。

程知儒与李佑听闻,忙不迭地凑上前来细细查看。

李佑看着那试卷上的笔迹,隐隐觉得有些熟悉,不由得微微眯起双眼。

程知儒虽说与赵靖国向来不对付,两人在诸多事务上常有分歧和争执,但对于赵靖国的才学,心底还是颇为认可的。

程知儒拱了拱手,语气中带着一丝探究,问道:“赵阁老,就事论事,不知您对此子所提之对策,有何高见?”

赵靖国轻抚胡须,神态悠然地侃侃而谈:“诸位且看,西南乱象由来已久,多年来一直是朝廷的心头大患。

此子提出改土归流之策,主张设郡县、废土司制度、派遣兵马、开设书院,多管齐下。试问,在座各位所构思的对策与解释,可有此子的策论这般充分完备、大气磅礴?”

边说边挥舞着手中的试卷,情绪越发激昂。

程知儒本欲反驳,盯着试卷上的内容,绞尽脑汁思索一番之后,却也不得不承认,此策论确实有理有据,鞭辟入里。

近年来,西南之地的蛮夷屡屡作乱,反复叛乱,给朝廷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与损失,朝廷为此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此次殿试的题目乃是元熙帝亲自拟定,而这人的作答风格,老练成熟,仿佛已有多年的为官经验,实在令人惊叹。

想到此处,程知儒不禁暗暗点头。

趁着众人不注意,李佑将程知儒拉到一旁的角落里。

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说道:“程相公,我已猜出这份试卷的主人是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