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旭的婚事办的很是体面,魏家更觉得袁家实诚,于是将袁家的聘礼大半记到了女儿的嫁妆里,另外还添了不少田产银钱。
袁晓定下亲事的时候,欧阳铮还在外游学,接到消息时紧赶慢赶地往回走,一连参加了两场婚事,欧阳铮也趁着腊月走礼的机会,请祖父和袁家商定了婚期。
他这一年一直在外游学,为人处世大有长进,周氏看着女婿黑了一圈但又很精神的模样,心里越来越满意,推脱了几番,便应下了欧阳家说的五月婚期。
小主,
五个月的时间不算长也不算短,但对刚刚操持帮忙过两场婚事的袁家人来说,简直得心应手。
他们袁家虽说做了几年生意,但在着南溪县也只能算后起之秀小富之家,对比欧阳家的家业那是拍马也不及。
所以在欧阳家准备的聘礼里,那些个绝世珍宝孤本古籍都叫袁家回到了袁未的嫁妆里,另外又多添置了不少铺子和田庄,方婆子看着自家空空如也的库房,对着三个儿子儿媳说:“咱家这些家业,都是袁未自小出主意置办起来的,如今我和你爹当家做主,全都给她做了陪嫁,你们心里也不要不舒坦,这么些年你们各房的孩子都有书读,又都分管着一摊生意,只要你们不捅篓子,这日子还会继续红火。”
袁二郎是家里最实诚的,连忙表态说道:“爹娘,我和可儿娘心里可没有不舒坦的,可儿娘这一手手艺都是袁未教出来的,不说银钱,光论这手艺就是传家的,袁晨袁朝他们虽说读书一般,可是有他姐姐传的这手艺怎么都比以前只种地的日子好。”
听着袁二郎的话,袁三郎也紧接着表态,袁大郎他们听着心里熨帖极了,真是不枉袁未掏心掏肺地为家里打算。
时间一晃,又是两年过,欧阳铮,袁晓和袁旭三对夫妻带着各自的奶娃子一路慢悠悠地到了京城。
有了洪家镖局的一路打点,一路上太平无波,袁大郎夫妇,袁立仁,周大舅一路跟随也满怀期待。
这次不管小辈们能否考取功名,他们都打算在京城闯荡一番,想给自家打下一番基业。
不过皇天不负有心人,又是一年杏花开,揭榜的那日,袁旭袁晓和欧阳铮三人皆是榜上有名,其中欧阳铮更是高中二甲头名,袁晓位列二甲中位,袁旭则在三甲同进士的名单里挂了了吊车尾。
袁大郎和周氏喜极而泣,一行人更是在这样的好日子后开张了一家酒楼,加上有孙家的姻亲大理寺少卿的一番筹谋,袁晓和袁旭被分到了离京城不远的两个地方任职县令和通判,而欧阳铮则是被点了庶吉士进了翰林院,前途一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