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镂象于木,印之素纸

“还有这种技艺?”王大宝愕然道。

“早在06年的时候,国内就有家拍卖公司,将一幅署名为“白石老人”的《荷花蜻蜓图》鉴定成是齐白石晚年佳作。”曹子建点头道:“将它估值为二十万。”

“但后来才发现,这张被认为是真迹的画作,其实是上世纪50年代用木版水印技法复制而成,其制作成本一千元都不到。”

“这种类似的情况还不止一件,因为很多人会从装裱的新旧来区分原件与复制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但如果用原作相仿的材料装裱复制品,就可以很好的避开。”

“那这岂不是无人能辩了?”王大宝问道。

“这世界,真就是真,假就是假。”曹子建开口道:“如果仔细甄别,还是能发现真迹和木版水印的区别。”

“如真迹的材质和纸张是经过时间的沉淀,具有独特的质感和色泽。”

“墨色也更加鲜活,有丰富的层次感和飞白表现。”

“真迹的印章通常有明显的凹凸感,印泥会深入到纸张纤维中去。”

“而木版水印的画面一般很平,缺少质感。”

“此外,木版水印的颜色或墨迹也会略显刻板,不同墨色之间有明显的分割痕迹。”

听着曹子建的这些话,王大宝盯着明前的画作仔细看了起来。

然而,他对于书画鉴赏压根不懂,即便曹子建说了这些,他也愣是没看出来,问道。

“曹总,那这幅画现在是不是一文不值了?”王大宝问道。

“尽管两者在视觉效果上有所差异,但其艺术表现力还是不能忽视。”曹子建摇头道:“同时,木版水印也承载了传统文化的力量。”

“所以,这幅画虽然是印刷品,但还是有一定的价值。”

“估摸着万把块没什么问题。”

“好吧。”

又逗留了一会,王大宝这才带着画重新离开。

对于曹子建的给出的结果,王大宝并没有去怀疑。

毕竟,对方从始至终也没有提出让自己将这画转让给他的意思。

那对方骗自己就没有任何的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