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三在温都府呆了一个月,具体原因是因为王元湍跟顺天府打了电报,告知了王三他们一行成功穿越了北极进入了大顺控制的地盘。
然后顺天府那边说,希望王三他们等一等,顺天府那边要调拨一批武器给王三补给,同时还有最新的世界地图。
王三便等了。
结果等船靠岸,上边有顺天府当天始发的报纸,他随手拿来看看,不多时王三怒气冲冲的抓着给他送东西的钦差喝问道:“是谁提的海外军区特权下放诸侯国的案子?”
钦差便是何腾蛟,准备来东洲东海岸担任皇十子的骊王王元沂的国相,结果被王三这么一抓,吓了一跳。
“太上……皇,这并不是臣的提议,而是朝中内阁根据现在的营收算账,当然那些人多是江浙人, 是他们最后给的方案。”
“父皇……”
“皇爷爷……”
刚刚过来的王元沂也被吓了一跳,泪眼婆娑。
王三看了一眼自己这个孙儿,今年才满十五,因为其母亲早亡,就不受宠直接被丢到了东海岸当骊王。
要知道现阶段的东洲东海岸,全是在英伦三岛上被驱赶的清教徒,大顺的藩王到了那边建立自己的国度,就免不了直接跟这群人产生冲突。
然后失败者就远遁到东海岸,路上死亡率奇高,但活下来之后的他们在东海岸的据点站稳脚跟不说,实力也比历史上同一时期要强。
骊王王元沂去这一趟东海岸,死亡率只怕是居高不下,所以他本就惶恐,如今又被王三这么一折腾,更是吓得半死。
王三忍着怒气撒开手:“说!究竟是哪些混蛋提的建议?海外军区下放给诸侯国代管,这不是在埋雷吗?”
何腾蛟才算是松了一口气,轻咳两声,也不敢忤逆暴怒的太上皇,赶紧作揖说:“这件事,朝中江左籍贯的官员大部分都赞成。毕竟屯扎地方距离遥远,军费很难解决不说,也很容易形成藩镇割据。
若是不下放的话,也很难执行轮换政策。所以,军区的部分下放,也只是为了降低花销,各国本地百姓都必须接受军区的调遣与服役。
优异结束服役的军人,是可以申请迁居内藩省的。
太上皇,此举能将我中国军费开销,从整体支出比重的百分之十五,下降到百分之五,多出来的钱,用在教化之上,何乐而不为?”
王三不言,又多看了两眼何腾蛟:“贯是会拱火的。”
何腾蛟脸色一僵,赶紧低头,生怕被发现他的目的。
倒是边上的王叔仞怪叫道:“什么海外军费居然高达百分之十五。”
“这个,确实是这么多,我离开京城的时候,朝中关于军费的花销就已经产生了冲突,毕竟开国那会儿的环境和现在的环境是两回事。地方也在搞基建……所以还是紧着点比较好”王元湍小心的说,顺手拉了拉王元沂在身边,安抚他的情绪。
“真以为百分之十五的花销很多吗?要不是担心被骂穷兵黩武,朕恨不得将军费拉到一半。知不知道为什么历朝历代开疆拓土之后,汉人总是很难在本地取得优势,还得反复进行几次的开拓与退缩?不就是因为生活方式的改变所带来的生存支撑有限?
百分之十五的军费,其中七成是移民的花销。
真以为现在是收缩的时候了?缓冲区都还没建完,你就开始收缩?”
王三说到这里,看向几个儿子孙子:“这百分之十五的花销,一大部分是用来保护你们的藩国在建立初期不受动乱的。要是没有这笔钱,你们真以为朝中那些大臣能管你们死活?
真要面对敌人入侵,这些驻扎在边区的军头,也能第一时间看在朝廷的转移支付上,接受朝廷的命令,前来帮助你们。
若是没有他们这一笔钱,他们自力更生久了,就是藩镇化,现在花销是多,但大顺马上要进入下一阶段的工业化,信用货币体系已经成立了,这笔款子在蓬勃的发展之中只会越来越少……
该死!是有人想要坏了朕的大计!
三十三,找何腾蛟拿提案的人名单,全部列一份。
备船,回国。朕是出来巡视天下,但不代表朕死了!既然敢跳出来,脑袋就别想要了。”
王三撂下这话,冷漠的离开。
何腾蛟擦了擦汗,又看看神情严肃酆王、温王,甚至就连他的国君骊王也表情严肃了。
他们也意识到了,朝中有坏人。
不过,自己的任务算是完成了,差点以为要被太上皇干掉了,险!
至于另一边,王三一边收拾行李准备返回中国,一边思考,很可能王叔佑顶不住压力,被迫选择了退让。
也难怪电报上会说,让王三等候,感情是带来这个消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