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黑衣之后再看白衣

因此逐渐从公众视野中淡出。

直到天宝中期,李泌突然向李隆基上书,并直截了当地指出了当时的朝政弊端。

李隆基随即召见李泌,并授予他翰林待诏的职位,命其前往东宫辅助太子李亨。

李亨对李泌极为敬重,常尊称其为‘先生’。

但严格来讲,翰林待诏只是文学侍从,并不算是真正的官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因此,李亨与李泌之间的关系更像是‘布衣之交’。

几年后,李泌因一首《感遇诗》触怒了奸臣杨国忠,旋即被逐出京城。

此后,李泌便隐居于河南嵩山,再次开始了他的隐居生活。"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禄山起兵反唐。

曾经辉煌无比的大唐王朝,顷刻间土崩瓦解,

唐玄宗父子,不得不放弃长安,向南逃亡。

在马嵬坡下,

未来的唐肃宗李亨与现在的唐玄宗李隆基分道而行。

李亨北上灵武后,他首先想到的是请他的‘先生’李泌出山辅佐。

于是,他立刻派人前往嵩山寻找李泌,希望他能够前来协助自己,出谋划策。

李泌在见到使者后,便毫不犹豫地决定出山,并日夜兼程赶至了灵武。

从此,李泌便以布衣之身留在李亨身边,为他筹谋划策。

在这期间,唐肃宗李亨多次想要授予李泌官职,但每次都被他婉拒。

最后,李亨任命李沁为侍谋军国、元帅府行军长史。

而这‘侍谋军国’,其实是李亨专门为李泌量身定做的官职。

李泌这才勉强接受了这一职务。"

“李泌之所以拒绝担任官职,这背后有多重原因。

首先,便是源于他闲云野鹤般的性格。

他一贯鄙视世间的虚名浮利,尤其对那些为了权力和富贵不择手段的钻营行为深感不屑。

因此,即使他选择出山协助李亨,也希望自己能保持一种超脱世俗的心态,不愿被功名利禄所束缚。

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李隆基执政后期出现的‘君轻爵位’而‘人觊贵宠’。

这意味着,由于皇帝滥封滥赏,不珍视朝廷的爵禄,导致百官们只知谄媚皇帝,一心追求富贵和荣宠。

李泌想做的,就是铲除天宝的这种政治积弊。

他试图通过自身的行为,来为肃宗朝廷的文武百官树立榜样。

‘人不以官位为贵而贵有功,不以虚名为荣而荣有实’,便是如此。

同时,他还希望在唐肃宗李亨的朝廷中,培养出一种‘珍惜爵赏,不贪图荣利’的健康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