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平倭寇之患,挡北虏之扰

相信大家也已经大致把这些历史串联了起来。”

“到戚继光所在的这段时期,

明朝中后期,

由于朝廷吏治的逐渐腐败,国家的治理效能大大降低。

同时,边防的防御力量也日益衰退。

这使得来自北方的威胁,尤其是来自鞑靼的侵扰日益加剧。

嘉靖年间,

鞑靼各部族频繁侵犯明朝边境,

兵力动辄数万,甚至数十万。

而明朝军队腐败,根本抵挡不住蒙古人骁勇善战的骑兵。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六月,

鞑靼首领俺答率领数万精锐骑兵,猛攻大同和蓟镇。

他们突破古北口,长驱直入,一直打到了北京城下。

而明军不仅京营官兵毫无斗志,

就连那些被召集来‘勤王’的军队也都畏缩不前,不敢与鞑靼军队交战。

结果,鞑靼军队在北京周边肆意抢掠了整整八天,满载扬长而去。

这一耻辱事件,就是‘庚戌之变’。”

“隆庆元年(1567),俺答又多次侵犯大明边地。

同时,土蛮也趁机入侵,

进犯蓟州,蹂躏昌黎、抚宁、乐亭、卢龙等地。

大明百姓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边境形势变得异常严峻。

面对如此形势,朝廷紧急商议对策。

工科给事中吴时来提议,

调两广总督谭纶、福建总兵戚继光、广西总兵俞大猷到北方‘专督练边兵’。

但福建巡抚涂泽民,却强烈恳求让戚继光留在福建:‘才猷超迈,忠勇性成,功勋茂着,八闽爱戴,如出一口。……盖一日有闽即不可无此官,乞将戚某专心料理闽事。’

大致就是说,戚继光才华横溢,忠诚勇敢,深受八闽人民的敬爱,是福建不可或缺的好官,走不得。

但兵部却认为,

戚继光与谭纶文武相济,在练兵御敌方面已有显着成效,应召他们回京,共同负责整顿军务。

最终,明穆宗朱载垕作出决定,

召戚继光和谭纶回京,

负责训练兵马,以备国家急需。”

“回京后,戚继光于隆庆二年(1568)二月任神机营副将;

五月,总理蓟、昌、保练兵事务,节制三镇与总督同;

隆庆三年正月,他又破例以总理兼任蓟镇总兵,镇守蓟州、永平、山海关等处。

谭纶则于隆庆二年(1568)三月任蓟辽总督;

四年十月为兵部左侍郎,协理京营戎政;

六年七月为兵部尚书,入掌兵部。”

“要知道,

明朝时期的蓟镇,

因其为京师的门户,

而具有举足轻重的军事地位,

是明朝北部边防的核心所在。

其辖区内最重要的两个关隘——居庸关和山海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