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年近半百,却迎来了出彩之日

“郭子仪生于神功元年(公元697年),可以算是个标准的官二代。

其父郭敬之文武双全,为人正直,曾担任刺史等要职。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成长,

郭子仪自幼就对自己有着严格的要求。

他不仅深受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熏陶,

而且对兵书有着浓厚的兴趣,

勤于修炼武艺,刻苦非常。

他的这些爱好和习惯,

都对他日后的性格、眼界和学识等等,有着莫大的影响。”

“武则天执政时期,她十分重视人才的选拔。

为了发掘和培养军事方面的人才,

她在原有的科举制度基础上,创新性地设立了武举制。

而武举的创,恰好为郭子仪敞开了一扇通往军界的大门。

唐朝的武举考试,不仅包括刀枪剑戟、骑马和举重等,

还特别注重考察参考者的体形和言语。

年仅十八岁的郭子仪,

因相貌英俊、身手敏捷,于开元年间一路过关斩将,一举夺得武状元的殊荣。”

“当上了状元,接下来肯定就是要封官了。

但武科举和文科举的封官传统,却又有些不同。

文科举经过考试对考生的才能,基本都考察清楚了。

像状元这种成绩,一般都可以得到一个不错的官职。

可是军队之中,

各个都是从战场上拼杀出来的将军,

不可能让一个毛头小子一下子就成为率领几万人的将军。

因此郭子仪一开始的官职,还是有些小的。”

“在步入仕途的前十年,郭子仪在京城担任官职,有幸亲身经历了唐玄宗缔造的‘开元盛世’。

‘开元盛世’时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国家实力日渐强盛。

但唐朝内部虽然相对稳定,可边境战争依然有增无减。

于是开元十五年以后,郭子仪开始了他漫长的戍边之旅。

他先是被派往北疆,在朔方镇担任节度副使。

在其近四十年的边疆守卫生涯中,郭子仪在朔方镇的供职时间最为长久。

朔方镇作为唐朝前期北疆的首要军事重镇,

在李唐王朝的边防体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