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0章 发展

平顶亭。

也有一处布告栏。亭长张贴了布告,并向百姓解释布告内的内容。

消息很快传开了。

“抓蝗虫还有米粮?这事还真是稀奇啊。”

“大将军不会骗我们的。走了,抓蝗虫换粮食去。”

“以工代赈。征召民夫去挖掘运河?填海扩建山海道?不是直接赈灾吗?”

“灾年有粮食吃就不错了。挖掘运河,填海造陆又算得了什么?可比没吃的,吃树皮草根。易子而食强多了。我去挖掘运河,让家里妇孺抓捕蝗虫。这样就能熬过灾年,期待明年秋收了。”

消息传开,整个平顶亭都是议论纷纷。然后就像是诸葛亮说的一样。

家里头不缺粮的,或有钱的,不折腾这些了。官府也不用在这些有余力的家庭,浪费粮食。

家里头缺粮的,没钱的。就出劳力,挖掘运河,填海造陆,抓捕蝗虫,换取粮食。

一石数鸟。

百姓们也没有不满的,这可比做流民强多了。

消息传来的时候。陈田正带着人在田间抓捕蝗虫,得知消息之后。立刻对妻子章氏说道:“夫人。你带着孩子们在家抓捕蝗虫。我去取了衣服,去挖掘运河。”

“听说这运河连通幽州,一旦造成。能大大惠及幽州、冀州百姓。更何况,官府还发粮食。我得去。”

“好。”章氏同意了。夫妻二人分头行动。而似陈田这般的民夫精壮,不计其数。

冀州刺史徐晃组织起这些民夫精壮,再在水官的分配下,分段挖掘运河。

与此同时,官府给米粮、铜钱。

陈田与平顶亭的精壮,都被安排到了渤海郡的一段运河,挖掘运河。

陈田不是第一次在张霸属下服徭役,又精干强壮,干活非常麻利。

主要还是支持张霸,吃的又饱,有劲儿。

诸葛亮说的也很对。这天干物燥,开挖运河,那是事半功倍。一旦下雨,挖掘运河就变得难了。

因为干旱的时候,挖出的运河也没有水。就可以挖宽一点,挖深一点。

不过,挖掘运河、填海造陆也不用这么多民夫。还有很多民夫,被安排去修建水泥道路,加强冀州的基础建设。